撰文丨蛇杖观察家
责编李珊珊
没有多少人逃得了工作。而且,从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随着数字技术越来越发达,朝九晚五的工作似乎也越来越稀有。像 996 一样长时间加班、像开网约车一样昼夜倒班、通过社交软件随时待命,以及像网络主播们一样半夜开工的人,越来越多。
在学术上,这些情况都被认为是“不稳定工作”。
不稳定工作往往由没钱没背景的社会底层从事,工作时间不稳定,薪酬也不稳定且常常不多。2003 年,美国马里兰大学社会学家和人口统计学家 Harriet Presser 首次将这种现状撰写成书,并关注到这样的工作可能对个人和家庭存在负面影响。
如今,全球大概三分之一的人从事的工作在时间上不稳定。很多人将这样的工作当成“青春饭”,认为只要再打拼几年,就可以攒够钱回家养老,或者换个更规律的工作。
但你以为这就完了吗?2024 年 4 月 3 日,美国纽约大学学者 Wen-Jui Han 发表的论文显示,20 多岁经历加班、倒班工作,会让你到了 50 岁睡眠质量更差,而且更容易抑郁。
横跨 30 多年的数据中,探寻“加班”的健康影响
这项研究发表在 Plos One 期刊上,是同类型研究中首个长期的纵向研究。
学者利用了美国庞大而完善的国民健康调研数据,数字来源于 1979 全国青年纵向调查项目(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Youth-1979),跟踪了 7000 多人从青年开始的生命历程,从 22 岁统计至 50 多岁,跨度超过 30 年。
这些人的工作时间表大概分为五类:
躺平一族,基本不工作 朝九晚五,早上 9 点以后开始工作,晚上 5 点以前结束 晚上工作,下午两点左右上班,半夜结束 夜间工作,晚上八点左右上班,第二天早上结束 可变工作,存在轮班、倒班、随叫随到等情况后面三种统称为不规律工作时间。
接受调查的 7000 多人中,26% 遵循“铁饭碗时间表”,固定朝九晚五。
35% 遵循“市场化时间表”,大致朝九晚五,但有时候不太规律。
躺平一族占 11%。
其余的人基本上都是从 20 多岁左右开始朝九晚五,但后来“35 岁失业送外卖”,转到了时间不规律的工作上。
研究从睡眠质量、自我评估的一般健康水平、SF12 身心健康量表、抑郁症状,以及各项社会地位和人口学特征维度,统计了不同工作时间带来的累积优势与劣势(cumulative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CAD)。
首先,一直朝九晚五,持续到 50 岁的人,睡眠状态和身心健康最好。任何涉及到不规律时间的工作模式,在健康方面都会对人产生长期负面影响。
完全躺平不工作的人,身心健康状况比朝九晚五者的水平差一些,但好于工作时间不稳定的人群。对此,研究者 Han 表示:“这说明不稳定的工作模式可能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慢性压力源。”
最需要关注的是职业生涯初期朝九晚五,但 30 多岁转到不规律工作的人。这个群体到了 50 岁,睡眠时间比一直朝九晚五的人显著减少,在所有人中睡眠质量最低、身心健康状况最差、抑郁风险最高——甚至比一开始就大致朝九晚五,但有时候不太规律的人更差。
工作时间不稳定和社会地位低、学历低有关,在美国,少数族裔、高中以下学历、贫困、女性受到的伤害更深。
比如说,在受过高等教育、工作稳定的白人男性中,自我报告健康不佳的比例只有9%。而高中教育以下,从朝九晚五转向不规律工作的黑人女性中,这一比例为 34%。
而未受过高等教育的黑人男性,如果在职业生涯中发生了类似“35 岁失业送外卖”情况,到 50 岁,整体的身心健康状况在所有人群中是最差的。
研究也观察到一些族群社会文化差异,比如黑人整体上出现抑郁症状的比例低于白人。
本应带来成就感的工作,为什么成了损害健康的元凶?
上述纽约大学的研究主要用的美国国内的数据,但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近年来,不稳定工作在全球各地越来越普遍,在中国,更是出现了广被诟病的“996”和随时待命。弥漫的“加班文化”下,除了医院的医护人员等因工作性质需要加班的特殊行业,很多互联网、教育、文化等等领域的员工,快递、外卖、网约车以及电商客服、网络主播等容纳了大量就业的新兴职业,在工作的时长和规律性上大多只能归于上述分类中的第 5 类。
另外,在“35 岁失业”的压力下,被迫从朝九晚五转向不规律工作,也是很多人真实面临的中年危机。
当世界失去了昼夜节律,工作入侵生活每分每秒,哪怕只是“青春饭”,对身心健康方面造成的恶果也可能到生命后半程才逐渐开始显现。
上夜班与肥胖直接相关,夜班8~10 小时的工厂职工,肥胖(BMI 大于等于 30)风险比白班 8 小时者高 30~40%。
过去一年间经历过倒班工作的护士,嗜睡和失眠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规律上班的护士,并且影响能够延续到一年以后。
2021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劳工组织(ILO)的研究显示,每周工作超过 55 小时,也就是一周七天每天接近 8 小时的人,比每周 35~40 小时正常工作的人,患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更高。
2000 年至 2016 年,全世界加班导致的缺血性心脏病死亡人数增加了 42%,死于中风的人增加了 19%。
还有研究显示,工作时间不规律的人,产生抑郁症状的风险比一般人高出 42%。
本文主要研究的作者 Han 在采访中指出:“在这个日益不平等的社会中,由于人们的工作安排越来越不稳定,本该为我们提供资源、帮助我们维持体面生活的工作,却成了损害我们健康生活的元凶。”
这些健康方面的后果不成比例地担在了社会地位较低的人(如美国的女性、黑人、受教育程度低者)肩上。
负面影响可能还会代际传递。Han 下一步将研究父母不稳定工作将如何影响子女的健康与发展。
不过,遏制恶性加班、减少工作内卷,预防不健康的工作节奏在未来给社会造成普遍负面影响,尽力让每个打工人都能干得有尊严,全世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How our longitudinal employment patterns might shape our health as we approach middle adulthood—US NLSY79 cohort, PLOS ONE, 2024;
[2]Working in a 24/7 Economy:Challenges for American Families,Harriet Presser, 2003;
[3]Work Schedules and Health Behavior Outcomes at a Large Manufacturer, Industrial Health,2010;
[4]Predictors of shift work disorder among nurses: a longitudinal study,Sleep Medicine, 2014;
[5]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burdens of ischemic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attributable to exposure to long working hours for 194 countries, 2000–2016: A systematic analysis from the WHO/ILO Joint Estimates of the Work-related Burden of Disease and Injury,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2021;
[6]Does non-standard work mean non-standard health? Exploring links between non-standard work schedules, health behavior, and well-being, SSM-PopulationScience, 2018;
[7]Poverty, inequality and COVID-19: the forgotten vulnerable, Public Health,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