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机游戏大全免费

游戏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互联网 IT业界 > 对话小米CEO雷军:造车很苦,但成功一定很酷

对话小米CEO雷军:造车很苦,但成功一定很酷

admin 互联网 IT业界 73热度

  雷递网雷建平 3 月 29 日

  小米集团昨日发布小米 SU7。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雷军表示:“这是小米 SU7 第一次正式亮相,也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我们希望造一台 50 万以内最好看、最好开、最智能的轿车,造一台高品质的车。”

  雷军随后与媒体展开交流,雷军表示,此次小米 SU7 的发布对自己来说,既兴奋又很紧张,因为背负的压力还是很大,做了 3 年时间,花了这么多钱,已经是势在必得,首战即决战,对自己来说还是压力很大的事。

  “这次做车真的是小米的一次惊险一跃,小米所有同事们都是无比期待今天的结果。”

  小米做车,自然离不开芯片。对此,雷军说,小米是全球第六大芯片采购商,在哪一个那里都是大客户。当前,小米每个月要生产 1200 万只手机,100 多万台电视,还有各种各样的产品,因此,相比新能源汽车厂商来说,芯片供应链肯定是小米的特长。

  “我做手机买 200 万片,做车一个月几千片,催货的时候都觉得口袋里一掏一把都是 1000 片。也有车厂朋友找到我们帮忙催货的,一催几千片。”

  价格对标 Model 3

  据了解,小米 SU7 提供九种颜色可供选择,售价 21.59 万起。其中,标准版售价 21.59 万,Pro 版售价 24.59 万,Max 版售价 29.99 万,此外还有小米 SU7 创始版和小米 SU7 Max 创始版,上市即交付,创始版最快 4 月 3 日交付,标准版及 Max 版、Pro 版将分别于 4 月底、5 月底交付。

  小米汽车发布前,雷军曾说,看到传言说特斯拉将于 4 月 1 日涨价。特斯拉太牛了,真心佩服:目前的电动车市场,竞争如此激烈,只有特斯拉敢涨价。“大家可能对电车成本不是太了解。目前纯电车,除了特斯拉,很多家都是巨额亏损。”

  特斯拉 2023 年卖了 181 万辆,几乎全是 Model 3/Y,收入 967.7 亿美元,运营利润 88.9 亿美元。就是特斯拉这么大的规模和这么高的运营效率,也只有 9.2% 利润。“Model 3,目前定价 24.59 万。如果按照财报运营利润率粗算,也需要 22.3 万售价才能基本打平。”

  此次小米汽车定价,就参考了 Model 3,雷军说,小米 SU7 配置比 Model3 好很多,Model3 定什么价小米汽车定什么价,比它便宜 3 万。“先降 3 万为敬,定完价大家觉得我讲的有道理,我们别犹豫了,就这么干。”

  截至目前,小米汽车订单数量已经超过 5 万。

  要成为全球前五的车企

  汽车百年赛道无捷径。发布会上,雷军重申小米汽车的长期目标:通过 15 到 20 年的努力,成为全球前五的车企,为中国汽车工业全面崛起而奋斗。

  雷军表示,智能电动汽车本质上就是“汽车×电动×智能”。过去十年,行业已经解决了电动化问题,未来十年,将是智能化的十年,“智能是汽车的灵魂,智能化将成为这个时代的决胜点”。

  在智能科技方面,小米拥有超传统车厂的技术积淀与生态规模。小米自 2010 年进入智能手机市场,目前已是全球前三大手机公司,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消费级 AIoT 平台,以小米澎湃 OS 为承载构建了「人车家全生态」,拥有贯穿“人车家”完整场景的先进智能体验。同时,在 OS、AI、机器人等领域积累了深厚的技术能力,这些能力都将逐步应用到小米汽车上。

  比如,小米 SU7 不仅有小米澎湃 OS、底层打通的座舱互联体验、人车家全生态,更实现了小米自研端侧大模型首次上车。被大模型全面加持的小爱同学,不仅能够语音交互控车,更可融合车的位置、方向、视觉等信息,让汽车像人一样理解真实世界。

  小米还在北京亦庄自建了行业领先的汽车工厂,除了传统的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四大工艺之外,还自建了大压铸和电池车间。工厂内建有 29 个研发实验室,建有长 2.5 公里、设计时速 120km/h,涵盖 18 种测试路况的测试跑道。工厂产能跑满后,每 76 秒就能有一台崭新的小米 SU7 下线。

  小米汽车工厂是一个机器人无处不在、高度自动化的智能工厂。整个工厂共拥有超过 700 台机器人,可实现大压铸、冲压、车身连接、车身装配、涂装、总装等关键工艺的 100% 自动化。

  小米汽车工厂还是一间绿色工厂,建设之初就考虑了碳排放和可再生资源的使用。例如,生产车间顶部全部铺满光伏板,每年可发绿色电力 1640 万度;严格控制废水废气,处理效率高达 99%,废重金属做到零排放。

  雷军表示,小米汽车工厂以科技创新为主导,保持高效能、高质量、绿色可持续,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

  “智驾+智舱+生态”,决胜汽车下半场竞争的技术制高点

  “选智能电动车本质上就是选智能科技的实力,这是大家对小米、对新能源车真正的期待。”在雷军看来,智驾+智舱+生态,将会成为小米汽车参与竞争的技术制高点。

  智能驾驶方面,小米智能驾驶坚持全栈自研,实车累计测试 1000 万公里,小米 SU7 全系标配全国都能开的高速领航、一键代客泊车和智能泊车辅助等高阶智能驾驶功能。

  据悉,小米的智能驾驶研发团队超过 1000 人,预计年底突破 1500 人,目标是今年进入行业第一阵营。小米智驾城市 NOA 计划 4 月开启用户内测,5 月开通 10 城,8 月全国开通。

  智能座舱方面,小米 SU7 带来了集先进智能科技于大成的澎湃智能座舱。小米澎湃智能座舱在设计之初就将手机、平板视为座舱的一部分,实现多端一体化原生设计。手机与车机无感连接,手机上常用 App 可一键 PIN 到车机上,后排扩展屏上的平板可自动切换至原生控车桌面,实现导航信息实时同步,自由调整空调、座椅加热、全车音乐等功能。

  此外,月活用户 1.17 亿的智能语音助手小爱同学上车,可实现如连续对话、离线对话、高噪唤醒、一句话多指令等多项远超行业的语音交互功能。得益于小米自研「MiLM-1.3B」端侧大模型与全车感知多模态融合,小米 SU7 语音交互全链路升级,不仅车上用手控制的功能小爱同学都能覆盖,更能让汽车像人一样理解真实世界。

  智能生态方面,小米 SU7 为车载智能生态而生,方便接入多种 CarIoT 设备。例如扩展物理按键,采用磁吸+螺丝双重固定设计,能快速调节空调相关常用功能。中控屏上下左右四边都可拓展,给中控屏装个智能双表盘,可以显示时间、车速、里程等信息。中控台同样可扩展,接入智能对讲机套装,开车时,不需拿起对讲机就可通过方向盘按键和朋友对讲。

  对于苹果用户,小米 SU7 还支持接入无线 CarPlay,后排支架兼容 iPad 控车,是目前对苹果生态最友好的车型。

  此次发布会上,雷军还留下了金句:“不甘于平庸,还在为梦想奋斗,心中有火、眼中有光,浑身都闪耀着乐观与自信的光芒。”

  “自信人生无限宽广,不断向前的成就,就是对人生最好的奖励。”

  以下是雷军问答核心实录:

  提问:近期新能源车企纷纷降价,您觉得原因是什么?小米 SU7 发布了这款车,小米优势有哪些?未来会不会加入到价格战中来?

  雷军:今天市场的确很卷,竞争很激烈,也是一个淘汰赛的开始。小米在手机工业过去的 13 年卷了这么多年,我们对它的残酷性有认知,我觉得最最核心,价格战只是竞争的一种手法,更重要的还是产品战、技术战、生态战。

  所以我觉得小米的优势大家已经看到了,智能和生态是我们最强大的优势。同时做一辆车好看、防晒、好开,我觉得大家应该体会到了。至少在 50 万以内鲜有对手,50 万以内很少有跟它匹敌的。所以这辆车我自己还是挺满意的,我相信只要喜欢车的人都会喜欢小米 SU7。

  小米汽车工厂是新质生产力的典范

  提问:小米造车过程中包括小米汽车工厂如何体现出新质生产力的?

  雷军:小米已经做了 14 年制造,虽然之前是代工,可是大家不要对代工低估了厂商对制造的参与和理解,我们 2020 年就做了实验工厂,今年 2 月份小米的手机无人工厂在昌平已落成,这是我们干的第二个大规模工厂。我不能说它是全球最先进的,但是它肯定是最先进的之一。

  这个工厂就是三个点:

  第一,全,以前的工厂一般四大工艺制是六大工艺的,连大压轴铸底板和电池包都是自己生产、自己干的。

  第二,高度自动化,自动化生产、自动化检测,那个工厂很安静,几乎没有什么人,我以前去别人工厂参观,热火朝天,看着很热闹,在我们公司有点不适应,他们说像写字楼一样,因为全部是自动化的。其实单班 900 人,工厂里面是很少的,所以很安静,是因为高度自动化。

  第三,绿色、可持续、环保,比如屋顶全部是太阳能板,材料都是可回收利用的,比如良品率次品还可以回收再利用,铝合金重新回炉重新用嘛。所以新质生产力就是科技创新为主导嘛,高效能、高品质、绿色可持续嘛。我觉得小米汽车工厂就是新质生产力的典范。

  对充电桩建设和质量标准要有建设

  提问:想请问您在政策和产业端,您认为应该如何提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大宗消费?

  雷军:我觉得政府可能要下巨大的工夫做的是什么呢?就是充电桩的建设和充电桩的质量标准、充电的效率,初期可能这些公用的充电网络是亏损的,政府要有一定的补贴,这样让大家买纯电车完全无忧。比如说 SU7 标准版入门就是 700 公里,但是纯电车一上高速就特别耗电,我们实测大概能跑到 500 公里。

  假如原途补能设备都是高功率的,充电都很快,质量都很好,大家买纯电车所有疑惑就都解决了。

  所以我认为完善充电网络是帮助纯电车进一步普及的方式,既绿色环保又提振消费。而且纯电车、智能电动汽车一旦用了是回不去的,那些智能体验你开油车的时候不觉得,开完电车再看油车,一升油多少钱,电车不花钱。接着大屏体验、音乐、视频、导航,反正我原来开油车的时候不觉得电车有那么高级,开电车习惯以后觉得油车好落后。

  所以我觉得真的用户去看一看,中国纯电车里面的智能科技非常领先,很多很多人可能还在 BBA 品牌里,没有感受到这个时代在进步。

  未来 AI 会在车里每个角度体现 AI 价值

  提问:去年以来,各类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全球范围内发展非常迅猛,您也介绍了小爱人工智能大模型会搭载在 SU7 上,小米是如何看待人工智能新一轮科技变革与科技革命,如何抓住这方面的机遇?

  雷军:我觉得 2016 年小米就提出了 all in AI,那一年开始设立了 AI 实验室,第一个作品发布了小爱同学,我们是 2016 年开始干的。去年升级了小米战略,科技管理很重要一条就是 AI 赋能,每一个业务都要 AI 化。

  SU7 这辆车里面关于大模型应用了很多,我讲了几个案例,第一个案例,小爱同学端侧大模型赋能以后,结合车内所有传感器,在车里搞个文生图、文生视频干嘛呢?这不是完全没用的东西吗?刚开始我们搞了文生图,说这有什么用呢,在车里搞文生图干嘛?你在手机上、PC 上搞不是挺好吗,你跑车上搞不是噱头吗。

  第二个,我们极窄车位的泊车用的就是端到端的感知决策大模型,我 12 月底技术发布会讲了,原来辅助驾驶算法是分三步走:感知、决策、执行,我先看到,看到了算,算完了走,可是我们摄像头的精度很难分辨 5 厘米,在地下车库里,其实人眼也分辨不了 5 厘米,那怎么做呢?它像人眼学习,看一下调一下,一直调过去,刚开始瞄准一个大方向逐步校准,这是我们全球第一家做的感知决策大模型端到端。

  所以大模型带来的变化很大,未来对智能驾驶将来会是颠覆性的变化。

  我刚才讲智驾你找个供应商做,做完以后很难跟上技术发展的,我觉得今天智能驾驶不下决心投资你很难跟上这个进展。今天华为、蔚小理、小米都是全力投智能驾驶。对传统车厂要花这么多钱做一个结果不可知的、这么复杂的高科技产品是有压力的。

  所以你就能看到这一波科技公司和新势力做智能化的决心和下的工夫。所以总结一句话,我认为未来 AI 会在车里每个角度体现 AI 的价值。

  我再说一个,我们大压铸材料泰坦合金就是 AI 算的,今天 AI 对材料学的进步也是疯狂的,它把各种可能性全部演算一遍,然后用 AI 筛选最大可能性。原来材料是靠碰、实验,现在在物理上建模,找出5-10 种做实验。

  所以我觉得 AI 对人类社会影响是方方面面。将来有机会展开给大家讲,小米态度就是 ALL IN AI,2016 年到现在一直如此,还是做人形机器人,很多东西都是跟 AI 相关的。

  苹果放弃造车,我们少了一个潜在的竞争对手

  提问:您提到美国苹果近期选择放弃“泰坦计划”,退出造车赛道,我们知道国内华为也是多次强调他们不参与造车“赛跑”,而是选择车企代工。同样作为手机厂商,小米亲自下场造车,并选择在在现在这个时间段推出 SU7,您认为有什么样的考虑?

  雷军:我觉得小米战略是人车家全生态,虽然今天时间很紧,我给大家解释了你在车上跟手机的互动,在车上跟家里的互动,在车上跟生态的互动。大家想想车里不就是一个房间嘛,它就是全屋智能,所以对小米战略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而且底层全部是澎湃 OS,底层加操作芯片一打通,加上 AI,人车家全生态本质是一套东西,只不过在不同的场景里面应用。

  所以去年升级了小米公司战略业务,汽车成了战略核心部分,人车家是闭环。无论是我们还是苹果,不管用什么方式都介入了造车,我觉得苹果放弃,我被问了 100 遍,我说要是我,我绝对不会做这个决策。

  我也能理解苹果干了 10 年时间,遇到了无数困难,但是是我的话我不会放弃的,我认为这是个完全不能放弃的战略,这跟苹果做不做 AI 没有任何关系,当然他们放弃了我也轻松了,少了一个潜在的竞争对手。苹果用户不管我们管,我们小米汽车支持苹果生态。

  所以中国苹果用户也很多,选小米汽车,小米汽车是苹果用户首选,这就是我现在的目标。

  小米有足够现金储备来应对未来 5 年任何激烈的战争

  提问:小米储备现金达到了 1363 亿元,如此大规模的储备现金,有多少是为汽车价格战准备好的储粮?因为你们也在 AI、芯片、大模型上有支出,未来小米资本投入会在这几个方面怎么分配多线技术资金发展的需求。

  雷军:去年我们花了 191 个亿在研发上,今年 240 亿。按照这个速度 1300 亿怎么着还可以花个 5 年时间是没问题的,所以我压根不考虑这个问题,我觉得小米有足够的现金储备来应对未来 5 年任何激烈的战争。

  这是我们三年前为做汽车时候下的决心,所以我们一直在积累现金,看着我们三年增加了 300 亿现金。只要有可能我们还会进一步积累现金,使我们拥有足够的能力,要用 15-20 年成为全球前五的车厂,慢慢征程刚刚开始。

  还有一点,价格战有比手机还更激烈的吗?反正我上次讲过了,我们从小卷到大,我们是卷王,我们还怕卷吗?我们来的第一天就知道这个战场别看有三四百家在做新能源汽车,最后只有5-8 个能活的下去,我们第一天就知死而后生了,每一步都从核心技术做起,都是实打实的,每件事情都用 10 倍投入来做。

  其实我们非常专注,大家说你们才花了这么一点钱,你看这个花多少钱那个花多少钱,我们小米只做了一辆车,一辆车花这么多钱大家千万别忘了,他们都做十辆、几十辆、上百辆汽车,大家可能不了解车厂,我是不太认同每年做几十辆车。

  我觉得我连记都记不住,这个车做的好做一辆就好了,特斯拉总共做了两辆半,Model3,半辆 Model1,还有一个欧 Cybertruck,以前的 ModelS、ModelX,他们那个跑车都可以不要了,他们在 20 年就做了两台半,够了,去年卖了 180 万辆。

  所以我的观念就是聚焦再聚焦,把所有力量聚焦到一个点上,把这个车真的做好。

  所以今天各位觉得 SU7 有任何不好的都欢迎大家告诉我们,我们会像做互联网产品一样我们会永不停歇的改进、迭代,直到这个产品越来越完美。

  价格对标 Model3 便宜 3 万

  提问:请您讲讲最终的定价内部是怎么考虑的?包括背后有怎样的故事?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雷军:我们第一次发布是去年 12 月底,三个月只办了两场发布会,发布完了立刻交付,这可能是中国车厂里面顶级水平,这个周期非常非常短,一般大家都要做半年到一年的预热,我们总共只干了三个月。

  这么快的效率不知道被谁渲染成我们拖拖拉拉连价钱都不敢出,被吓死了,这都是个别厂商黑我们搞出来的段子,这有什么吓死的呢?你想想我们是武汉大学毕业的,不是“吓大”(厦大)的,这个世界谁怕谁?我们武大还怕厦大的吗?反正我们是武大毕业的,不是厦大的。

  第一个,没有那么痛苦,对小米内部。

  第二个,在定价上我们真正纠结点在什么地方?我们知道自己的盈亏点,Model3 盈亏点就是 22.3 万,我们配置真的比 Medel3 高很多,我高不是比马斯克有能力,是我钱砸的。人家电耗比我们做的好很多,我是投了很多钱才能达到这个水平的,特斯拉绝对值得我们学习,至少学个三五年。

  我看国内很多同行看不起特斯拉,我觉得是错的,他不了解,特斯拉真的做得挺好的,值得我们学习。所以我知道我们的盈亏点,我也知道一上来是亏的,但是到底亏多少?支持小米的铁杆用户觉得我们用力了,觉得我们表达真诚。

  所以我要找到那个点,实话实说我要找到那个点。我们原来的思考是定 22.9 万,已经成了全民运动了,把我们自己也搞慌了,都不知道什么价钱合理了。

  所以昨天 7 点钟开始讨论,我说这样,比特斯拉便宜 3 万有没有诚意?我觉得我们配置比 Model3 好很多,便宜 3 万,为什么卖不掉车?我说要不摆一辆车在特斯拉门口,比一下嘛,我觉得老百姓都不笨嘛,但是我们不应该干这样不好的竞争,特斯拉也是我非常尊重的企业,他们真的做得挺好的,就产品而言 SU7 配置肯定比 Model3 高很多。

  Model3 定什么价我们定什么价,比它便宜 3 万,我们也不要讨论 22.9、21.9 万,这没有意义,还是 24.9 万,我们比 Model3 便宜 3 万,他们是前辈全球标杆,而且关键是有很多特斯拉铁粉和马斯克铁粉。在这种情况下先降 3 万为敬,定完价大家觉得我讲的有道理,我们别犹豫了,就这么干。

  第二个,我们的顶配最早定价是 35 万,其实 35 万也是亏的,最后大家说反正第一年产能也有限,诚意就做到底,所以顶配直接干到了 29.9 万,顶配定这么便宜也是吐血的。

  我的观点大家不会排斥,这辆车这么好,也许你对高性能的车没有概念,但是 30 万以内能够买到这种顶级的车,你原来买 25 万的一狠心一跺脚就买了最顶级的,因为无论是性能还是配置还是续航都顶的不能再顶了,我也不知道怎么顶了,反正那辆车是挺好的。

  设计方案在 2022 年初全部重做

  提问:小米 SU7 是小米过去三年的心血之作,在过去三年里,您觉得最崩溃最想要放弃或者最困难的一件事、一个时刻是什么?相比于三年之前你宣布要造车的时候,你现在对造车这件事情的认知有什么变化?

  雷军:我觉得最崩溃的一件事情是 2021 年宣布做车,我们做了一年的设计,其实我们的设计也很前卫,已经做了两次模型,但是在讨论的时候大家觉得太前卫了,担心用户接受不了,所以后来大家争论来争论去,实话实说我们就全部推倒。

  一推倒时间就变得特别特别紧张,然后我们又把方向调整成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设计,因为第一款车我们输不起,我们要做个 Cybertruck 你们肯定把我们骂死了,就是第一辆车我们设计的很夸张。所以大家批评一片的时候我们自己挺绝望的,干了大半年快一年大家不认可。所以你们今天看到的是我们完全推倒,2022 年初全部重做的。

  那时候又在疫情期间,压力巨大,在最难的一段时间里我跟设计团队每天早晨 8 点钟一个小时的视频会,每天,周六周日都是,所以每个细节我都参与过。

  所以我们急行军做完了整个设计,今天得到这么多人的好评,我当时的目标就是车一定要好看,我说大家一定要弄得好看,是卖车的,防晒也卖车,我说这次一定要做一个惊艳的设计,我真的挺感谢李田原他们的,他们是顶尖的设计师,我们整个设计团队也在国内,我们国内有很多车厂都请的外国设计师做的,我们在外国请优秀的中国设计师回国组团队做的。

  所以中国有这么优秀的设计师也是我们小米汽车的幸运,我觉得他们作品真的挺让我感动的,做得每一款颜色,每一个细节其实都挺用心的。

  车有些设计第一眼看的时候不习惯,但是看久了你会觉得好看,比如说大家对我们车的尾部提了很多建议,其实我说个实话,那些照片都是蹲着拍的,车都是斜下来看的,没有人蹲在下面看车的。可是我们出来那些照片大家拍的时候都是蹲着拍的,所以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有时候看的有点不习惯,其实你稍微一看习惯以后你会觉得我们尾部设计的按照 Chris Bangle 的评价叫非常完整。

  去年 Chris Bangle 看了几乎国内所有的车,对 SU7 的评价第一个是完整,所有行面、流畅度、完整度,在小米做的第一辆车就做到了惊人的水平。

  第二件事,新能源车都很肥厚,是因为我们车里都装了一个巨大电池,你要把车做到这么运动,这么低趴,那是难于上青天的,很多轿车做的都像 SUV,没有几辆漂亮的纯电的轿车,我觉得 SU7 绝对是里面的佼佼者。

  芯片供应链是小米专长

  提问:小米面对全球芯片短缺这类挑战时,如何确保 SU7 的生产与供应?未来小米有哪些策略来应对保障供应链?

  雷军:芯片供应链肯定是我们的专长,因为我们每个月要生产 1200 万只手机,100 多万台电视,还有各种各样的产品。比如芯片缺货一催催几千片,负责供应链的副总裁就疯了,说以前一催几百万片,怎么车厂催 3000、5000 片?有点找不到北。

  我们是全球第六大芯片采购商,我们在哪一个那里都是大客户。所以我觉得如果说是芯片供应,我觉得这对小米来说,小米汽车芯片供应对我来说不是个难题,这应该也是小米的优胜项,别人缺货也不会缺到小米吧,因为我们在任何一个芯片公司那里都是大客户。

  我做手机买你 200 万片,做车一个月几千片,催货的时候都觉得口袋里一掏一把都是 1000 片。这是实话实说,没有找到感觉,一颗一颗的。也有车厂朋友找到我们帮忙催货的,一催几千片。

  今天的智能电动加车本质是汽车+电子,小米在电子的优势其实是使我们比从零开始的新势力优势多很多,我们和华为还是有很多优势的。这次做车真的是小米的一次惊险一跃,小米所有同事们都是无比期待今天的结果。

更新时间 2024-05-02 07: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