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牛刀财经,作者丨程浩然
互联网时代向来日新月异,尤其各大手机品牌生怕被淘汰,始终紧跟革新的浪潮。
新年过后,魅族声称将”彻底停止传统智能手机新项目”并“All in AI”,迅速引起了业内外广泛关注。
在“魅族特别活动”发布会上,魅族发布了 21 PRO 手机,并宣布这既是最后一款智能手机,也是首款开放 AI 终端手机。同时,魅族还公布了 AI 战略规划的内容,表示希望在 2026 年成为“AI Device 国内市场份额第一品牌”。
毫无疑问,在大众印象里,魅族的手机曾是国产手机之光,深受不少人追捧。但自 2016 年后,由于魅族不断踩雷,在手机市场的声量也日渐式微。那么现如今,魅族转身投向 AI 的怀抱,真的能逆天改命么?
魅族放弃智能手机赛道
多年前,当从 MP3 时代进入智能手机时代,魅族成为国产智能手机的开创者。现如今,魅族又再次做出壮举,决定要停止传统“智能手机”项目,全力投入明日设备 AI For New Generations。
按照魅族的计划,今年首先面向 AI 时代全新打造的手机端操作系统进行系统更新。除此之外,魅族的首款 AI Device 硬件产品也会在年底前发布。
由于考虑到老用户的需求,因此在魅族 ALL IN AI 的转型期间,将会保证原来智能手机的服务和体验感,在售的魅族产品产品售后同样正常运转。
魅族方面公开表示,随着手机市场进入创新瓶颈期,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明显不能只单纯依赖硬件和参数的升级,亟需寻找新的发展机遇。因此,魅族的未来的发展战略,一方面打造打造 AI Device 产品,另一方面则是重构 Flyme 系统并建设 AI 生态。
在 All in AI 战略规划下,魅族会打造 AI Device 包括产品形态 AI 原生设计、硬件算力 AI 全局调用等,通过打造重构硬件的产品形态,希望为用户带来更加便捷、创新的 AI 产品体验,建设一个全方位的 AI 生态,共同推动 AI 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魅族放弃智能手机项目转换赛道,其实早就有预兆。
2022 年 7 月,吉利旗下的星纪时代收购了魅族,并持有魅族的控股权。这次合作算是双方各取所需, 吉利希望通过布局手机业务,实现消费电子产业与汽车产业融合,跨界打造用户生态链,补齐在移动口的短板。而魅族则希望在残酷的红海手机市场“活下去”。
在被吉利收购后,魅族先后发布了魅族 20 系列和魅族 21 系列两个机型,并研发出魅族车机系统 FlymeAuto。此外,魅族还推出了 AR 眼镜品牌 MYVU、潮流品牌 PANDAER 等产品,不再只专注于生产智能手机。
去年年底,魅族公开宣布要进入造车领域,并在现场发布和展示了名为 “无界智行”的开放平台。据魅族描述,这套平台可以为车企提供 Flyme Auto 智能座舱操作系统,与华为鸿蒙 OS 系统类似,车企方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介入相关的模块化能力,能在降本增效的前提下,加速车企的智能座舱体验。
魅族种种行径早已表明,其早已不想局限于智能手机赛道,也想有新的发展机遇。
魅族逃离智能手机赛道的真相
曾几何时,魅族就是智能手机领域中的性价比之王,靠着 M8、M9、魅蓝系列,创造了不少辉煌销量。
但最近几年,在各大销量排行榜上,却鲜少见到魅族的身影。
前段时间,Counterpoint、Canalys 和 BCI 等三大行业分析机构相继发布 2023 年度智能手机市场数据排行榜。令人遗憾的是,魅族的名字均未能在这 3 家 top 榜单出现,而是被归在了其他类中。
其中,BCI 发布的 2023 年前 50 周国内手机市场销量占比数据排行榜单中,罗列的品牌已经比较详尽,数量多达 12 个,但这其中仍没能找到魅族的身影。
在 2023 年 BCI 榜单中,排名第 12 的手机品牌是中邮 Hi Nove,市场占比 0.8%。如此名不见经传的品牌都能打败魅族,足以窥见魅族市场份额萎缩有多么严重。
BCI 统计数据显示,2023 年国内手机市场销售总量约为 2.7 亿台。那么以此计算,HI Nove 的销量应为 216 万台,显然魅族去年的销量不会高于这个数字,那么甚至可能不足 200 万台,与苹果、荣耀、OPPO 等头部友商相比,可能连其零头都没能卖上。
无论魅族曾经多么风光,都不得不承认,其在智能手机市场的地位早已被边缘化,销量完全上不了台面。
归根结底,魅族如今售价并不低,曾经的性价比优势正在丧失。
魅族最新发售的旗舰机型 21 PRO 的起售价为 4999 元,比上一代提高了 1000 元。虽然价格跟上了市场行情,但配置上却并没有达到主流标准。譬如在不少旗舰手机上都已经将潜望镜头作为标配,但魅族 21 PRO 却没有。
而这不过是魅族产品阵容相对单一,缺乏吸引力问题的缩影。
最近几年,智能手机的黄金时代明显正在远去,行业竞争越发激烈。智能手机市场数据显示,自 2021 年底起,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不断下滑,2022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 11%-12%,创下了自 2013 年以来的最低值。
其他手机厂商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使出浑身解数,不断推出新品来满足消费者对于新技术和新功能的需求。反观魅族,无论创新力还是产品定位都明显稍逊一筹。
譬如消费者对于照片和视频质量需求正不断提高,而华为、小米、OPPO 都相继推出高端拍照手机产品,但魅族在高端拍照手机市场上的产品布局却相对薄弱,始终没能推出抗打产品占据市场份额。
尤其 5G 技术普及后,消费者大多倾向于选择 5G 手机,但魅族的 5G 手机产品线相对较少,难以真正满足市场需求。
此外,魅族在渠道布局方面也远不如其他友商。随着互联网+兴起后,越来越多手机品牌都加大线上渠道投入,但魅族在线上渠道的投入却相对较少,缺乏足够的竞争力。同时,魅族线下渠道的覆盖面也很狭窄,最终导致市场份额很难乐观。
根据 IDC 统计数据显示,2003 年全年,国内市场中光苹果、OPPO、荣耀、vivo、小米这个五个品牌就瓜分了 80% 以上的市场份额。在这种情况下,魅族要想破圈层更加艰难。
魅族董事长沈子瑜表示,智能手机行业太卷,缺乏创新,魅族感觉难以施展,于是决定放弃传统手机业务。
显而易见,当魅族在智能手机市场越来越难寻到出路,撤退也是无奈之举。
只发展 AI 也未必能改命
想要拥抱大模型的手机厂商并非魅族一家。
1 月 11 日,荣耀发布的 Magic 6 手机,在这款手机中搭载了自研端侧 70 亿参数平台级 AI 大模型“魔法大模型”。随后的 2 月 20 日,OPPO 在举办的 AI 战略发布会上公布了全新的 AI 战略,除了分享新一代 AI 手机的四大能力特征,还发布了1+N 智能体生态战略,旨在为用户带来更进准、高效的 AI 体验。
此前,在 2023 年 8 月,小米宣布成功研制出一个 13 亿参数的端侧模型已经在手机端实现运行,并已经于 AI 大模型植入小米澎湃 OS 暨 Xiaomi 14 系列新品系统中。同年 11 月,在开发者大会上,vivo 发布了自研的 AI“蓝心”大模型。
可以说,一场有关 AI 大模型的军备竞赛已经在悄然多家手机厂商中进行。
不过,似乎所有的手机厂商都没有魅族“果决”。魅族直接表示要彻底放弃不赚钱的手机业务,保留了 Flyme 系统,向 AI 领域开始全面转型。
然而,尽管魅族表示战略是 All in AI,但并不是真正不生产手机。魅族是希望通过开放 AI 系统,让第三方来完成应用,借此实现错位竞争。
更值得关注的是,魅族能否真正构成自己的独家优势的壁垒也还尚属未知数。
现如今,手机和 AI 大模型的结合形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将 AI 大模型注入操作系统,另一种则是将 AI 大模型以应用软件形式搭载在手机中。
而魅族的 21 Pro 手机具备的 AI 灵动键、AI 辅助输入、AI 图库和 AI 语音等功能,早已经有荣耀、三星、小米、OPPO 等厂商在积极布局。
《科创板日报》报道称,一位计算机电子行业研究员表示,与去年下半年手机厂商们在系统、应用等软件层面的探索不同,AI 硬件产品将是今年一个新的方向。不过,硬件开放从来都是一件长周期才能完成的事情。虽然魅族一直强调“AI 原生设计”,但是它的研发速度能否跟上 AI 技术的迭代速度,既平衡好终端体验和 AI 体验的时间窗口,还具备产品独特的创新性,对于魅族而言,都是非常严峻的考验、
毋庸置疑,魅族全面转身奔向 AI 既是发展需要,也是无奈之举。毕竟手机在内的硬件业务,其实都难有竞争力。况且即便品牌只想发展 AI 手机,可能也绕不开要拼“AI 芯片、AI 智能系统和 AI 开放生态”等三大核心力,魅族要想脱颖而出,还得靠实打实的真功夫,既要品质过硬,还要有足够专利托底、
无论如何,虽然魅族能否真正 AI 实现转型还是个未知数,但既然已经做好决定,那么魅族就应该拿出当年放弃 MP3 转向智能手机的魄力。更何况,如今的魅族背靠着吉利这棵大树,未来的路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