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07 年初代 iPhone 发布开始,触控电容屏就成为智能手机重要的组成部分。相较传统屏幕,触控屏最核心的变化在于它加入了输入功能,把输入输出这两项任务统一交给了一块屏幕。
触控屏的出现,让智能手机迅速摆脱了实体键盘这个“累赘”。但在笔记本产品上,触控屏并没有像大家一开始预期的那样,普及程度很低。时至今日,大部分笔记本的屏幕仍然不支持触控功能。
不过,随着智能化趋势的加速,以及“万物互联”逐渐成为未来方向时,PC 产品正在加深与其他智能设备的联系。在这个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厂商再次尝试在 PC 触控屏上做文章,苹果也不能置身事外。
日前,美国商标和专利局公布了一份 MacBook 的专利,设备搭载的屏幕支持触控和压力感应功能。这已不是第一次出现触控屏 MacBook 的相关爆料,此前已陆续流出了多份与之类似的传闻消息。
(图源:USPTO)
从鄙视到真香,触控屏 MacBook 呼之欲出
对于触控屏笔记本,苹果一直是坚定的反对者。早在 2010 年的 MacBook Pro 发布会上,乔布斯就公开嘲讽,称在笔记本上用触控屏是“人体工程学灾难”,这种操控模式进行不了多久用户就会因为胳膊酸而放弃。
(图源:YouTube)
接棒苹果 CEO 的库克,后续在公开场合也多次表达了对触控屏笔记本的不看好。2012 年微软发布了首款 Surface 平板,它的一大卖点是搭载了 Windows RT 系统,能胜任不少 PC 的工作。但库克对这种 PC+ 平板的混合物不以为然,在一次财报电话会议上,他讽刺地表示,Surface 的行为无异于把面包机和冰箱合在了一起。直到 2015 年接受采访时,库克还明确表示不会发布 MacBook 和 iPad 混合的产品,认为用户不会需要这类设备。
然而,虽然苹果官方一直在公开场合不断否认推出触控屏 MacBook 的可能性 ,但私底下,苹果却一直有相应的准备。早在 2013 年,苹果为 MacBook 设计的铰链专利曝光。这项专利虽然没有明说会支持触控屏,但产品形态已经很接近二合一 PC 产品了。2023 年,苹果又一份专利图曝光,能直接看出是触控屏 MacBook。
(图源:Patently Apple)
严格来说,苹果之前在 MacBook 上有过触控屏的尝试,那就是 2016 年开始的 TouchBar 功能。具体来说,它就是把部分实体键盘替换成了一块触控条屏幕。但这个功能遭受了大量的非议,不少用户认为它降低了交互效率,而且触控条的故障率比键盘更高。2021 年开始,苹果就逐渐放弃了这项特立独行的设计。
(图源:Amazon)
而且,近年苹果官方对触控屏 MacBook 的态度也在慢慢改变。2022 年,苹果再一次被问到是否会推出触控屏 MacBook 时,高管不再一口否决,而是给出了“说不准”的暧昧答案。著名苹果分析师郭明錤曾表示,MacBook 和 iPad 的混合产品将于 2027 年量产。最近,Macrumors 则爆料称,首批苹果触控屏笔记本为 OLED 版 MacBook Pro,将于 2025 年上市。
苹果对触控屏 MacBook 从拒绝到接受的态度转变背后,则是 MacBook 和 iPad 的产品路线交汇了。当苹果一再把 iPad Pro 宣传成生产力利器和“你的下一台电脑”时,它的使用场景就不可避免地和 MacBook 产生了重叠。
当 iPad Pro 越来越像 MacBook,Mac 可以运行 iPad 应用时,二者之间的那层窗户纸就到了要被捅破的时候了。至于再次被打脸的尴尬,在商业利益面前自然不值一提。
触控屏笔记本,Windows 阵营做得怎么样?
不同于苹果,触控屏 PC 在 Windows 阵营一直都不是什么新鲜事。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混战初期,微软对自家的 Windows Phone 寄予厚望,期待能用 Windows 系统统一手机、平板和 PC 三大设备。从 Windows 8 开始,系统内就有专门的平板模式,它专门为触控操作打造。微软也亲自操刀,打磨了多款触控 PC 产品,包括平板 PC 二合一的 Surface Book 系列。
(图源:Amazon)
小雷自己就曾入手过 Surface Book 一代,这款产品通过铰链将屏幕部分和键盘部分连接,分离后屏幕部分可以变成一台独立的平板,只是续航比较短。同时,它的铰链支持大角度旋转,屏幕部分和键盘部分可以堆叠在一起,然后用户直接用触控屏来交互。
其他 PC 厂商采用的触控屏笔记本方案和微软大同小异,要么直接给传统笔记本加上触控屏功能,要么用二合一的形态来拓展触控屏的使用场景。
但是,关键问题在于,微软在移动领域彻底失败,Windows 触控交互 App 数量极为稀少。这就导致,用户用触控屏来操控笔记本时,用到的应用基本都是专门的桌面版,压根不会为触控交互做优化,最终造成触控体验极差。因此,触控屏在 Windows 阵营,一直是一个非常鸡肋的功能,它既没有专门适配的应用场景,同时也在操控效率上也远低于鼠标键盘。
不过,杀入 PC 市场不久的新势力华为,对于触控屏笔记本,给出了自己的新思路。华为笔记本直接加入了“移动应用引擎”,电脑可以直接运行手机 App,同时通过触控屏来直接操控。
(图源:华为)
这种方案的优势很明显,一方面可以解决触控屏笔记本的应用生态问题,直接把手机 App 搬进 PC;另一方面则充分利用 PC 屏幕的触控功能,降低了学习成本。
华为能给出这种解题方式,和其一直以来的产品战略有很大关系。华为主张“全场景”理念,很早就推出过手机、PC 多屏协同功能,即手机屏幕和内容可以以无线连接的方式投射到电脑屏幕上,用户可以直接在电脑上操控手机,包括使用各类 App。
有意思的是,2021 年 Windows 11 发布后不久,微软开启了“Windows Subsystem for Android”功能公测。简单来说,用户可以直接在 PC 上安装安卓系统,并且运行相关的安卓应用,安装好的安卓应用甚至还可以出现在开始菜单里,和其他 Windows 原生应用和谐共存。
然而,今年 3 月,微软突然低调宣布放弃 Windows 11 的安卓子系统功能,为此亚马逊也不得不放弃它专门为 Windows 系统打造的安卓应用商店。虽然说微软砍掉某个看起来还不错的项目已经是老传统了,但这项行为还是让很多用户感到失望。
PC 上的触控屏,是不是伪需求?
在小雷看来,PC 尤其是笔记本产品上,触控屏无法普及,本质上还是因为它的核心使用场景和手机截然不同。时至今日,智能手机早已是功能高度集成化的设备,它几乎杀死了卡片机、MP3、录音笔、GPS 等传统产品。作为目标群体最广泛、功能最多的消费电子产品,智能手机上所见即所得的触控无疑是学习成本最低、最容易推广的交互方式。
而在 PC 上,情况显然不是如此。PC 的使用场景相对要狭窄很多,尤其在被智能手机挤压生存空间后。无论是办公生产力还是游戏场景下,PC 都更强调操作效率,这点来说,鼠标键盘仍然吊打触屏。
而且,随着微软在移动领域的败北,未能在触控应用上有所建树、不能成功给 PC 开辟出新的场景,触控屏 PC 就更失去了用武之地。于大部分消费者而言,PC 上的屏幕触控功能,顶多是锦上添花,算不上刚需。
但在苹果阵营,情况还是有很大不同。近年 Mac 完成了从英特尔平台向 ARM 架构的迁移,Mac、iPhone、iPad 的芯片实现了统一化。
(图源:苹果)
而且,随着 iPad 高端化策略的持续进行,iPad Pro 承载了更多的生产力场景,iPadOS 和 macOS 越来越趋同。同时,macOS 开放了对 iOS 和 iPadOS 应用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MacBook 搭载触控屏幕,苹果推出平板、PC 二合一产品也就是顺水推舟的事情。
当然,小雷认为,生产力场景和一般的娱乐场景,始终有着比较清晰的分界线,前者更加强调输入效率、后者则更偏好低学习成本。
只是,随着未来各项设备智能化程度的逐步加深,不同设备之间的界限则会慢慢模糊,同样的应用和服务,会在不同的设备上传递流转,包括手机、平板、PC、电视、车机等等。
另外,PC 行业面临着增长乏力、市场容量饱和的问题。Canalys 数据显示,2023 全年,全球 PC 出货量为 2.47 亿台,同比下滑 12.9%;包括苹果在内的头部品牌,均未能逃脱销量减少的命运。
如果通过触屏功能的加入,PC 厂商们能讲好新的产品故事、开拓出更多的使用场景,那么或许能刺激一波 PC 销量的增长。
对于 PC 而言,多一个触屏功能,并不会对产品形态产生伤筋动骨般的影响,但却可以提供一种新的交互方式,给用户多一种选择,这终究不会是件坏事。